習近平明確就醫療科技創新作出指示,要求加快解決藥品、醫療器械、醫用設備和疫苗等領域“卡脖子”問題。這意味著呼吸機等設備長期依賴外國零件的醫療領域,將成為繼芯片之后,中國又一個加快自力更生步伐的領域。
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明確就醫療科技創新作出指示,要求加快解決藥品、醫療器械、醫用設備和疫苗等領域“卡脖子”問題。這意味著呼吸機等設備長期依賴外國零件的醫療領域,將成為繼芯片之后,中國又一個加快自力更生步伐的領域。
據央視新聞聯播報道,習近平昨天(3月6日)在參加全國政協醫藥衛生界和教育界聯組會時提出,要集中力量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,加快解決一批藥品、醫療器械、醫用設備、疫苗等領域“卡脖子”問題。
去年暴發的冠病疫情令呼吸機等醫療器械產品需求暴增,也暴露出中國相關產品供應鏈的短板。有分析指出,中國醫療器械行業起步較晚,整體技術水平偏低。
隨著中美兩國在科技戰的交鋒可能從芯片延伸到醫療領域,加快自主創新、開發高端醫療器械進口替代產品刻不容緩。
中國海關2018年的數據顯示,中國出口的醫療器械產品主要以低增值耗材為主,技術含量較高的診療設備進口額則大于出口額,是所有醫療器械進出口商品中唯一出現貿易逆差的品類。而中美貿易戰互相加征關稅的產品清單中,就包括了核磁共振成像和病員監護儀等醫療器械產品。
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副秘書長蔡天智在去年9月的公開論壇上指出,不管是呼吸機,還是俗稱“人工肺”的體外膜式氧合器(ECMO),核心零件都產自歐美。部分檢測試劑所需的原料,也有30%從歐美進口。
新華社也曾報道,去年4月全球呼吸機需求激增,中國企業因未掌握核心技術導致產能受限時,就有業內人士呼吁應重視高端醫療設備生產的戰略意義,加強科研機構攻關突破關鍵技術,提高中國企業自有產品質量。
中國國務院前天(5日)發表的政府工作報告中,把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作為今年的重點工作之一,并將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作為今后五年發展的主要目標任務,凸顯在中美科技戰白熱化后,中國對關鍵技術領域的危機意識大幅提高。
推進縣域醫共體建設
除了指示加強醫療領域的技術攻堅,習近平昨天也回顧抗疫工作,并指出公立醫院承擔了最緊急、最危險、最艱苦的醫療救治工作,發揮了主力軍作用。要加大公立醫療衛生機構建設力度,推進縣域醫共體建設,改善基層基礎設施條件,落實鄉村醫生待遇,提高基層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。
他也要求科學總結和評估中西藥在治療冠病方面的效果,用科學的方法說明中藥治療冠病的療效。
針對去年多起惡性暴力傷醫行為,習近平提出,要在全社會營造尊醫重衛的良好氛圍,加強對醫護工作者的保護、關心、愛護,提高醫護人員社會地位,加強醫院安保力量和設施建設,依法嚴厲打擊醫鬧和暴力傷醫行為。
轉載自:https://www.zaobao.com/special/report/politic/cnpol/story20210307-1129307